华体会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来源:华体会导航 发布时间:2024-01-12 18:01:24 阅读:1 次 0


  4月13日召开的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总结交流会上,万钢主席为3家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授牌。

  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是在中国科协和有关部委推动指导下,以学会为主导,突出科技工作人员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作用,整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力量,以提高共性研发技术与成果转化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组织。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世界各主要国家加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通行做法和有效措施。近年来,以产业联盟为主的合作在我们国家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为快速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国家科技计划改革中,鼓励以产学研联盟的形式承担国家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一批产业联盟。但总体上看,这些联盟组织松散,相互之间缺乏实质性的利益纽带,且开放性不够。

  2015年,为贯彻落实习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科协党组要求,中国科协调宣部组织20多家全国学会,开展前期研究工作,提出《关于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建议》和生物医药与健康、大数据与信息服务、汽车等10个相关共同体的建设规划。徐匡迪院士认为,此思路甚好,建议报送党中央国务院。习、副总理等同志均作出批示。随后,中国科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推动有关工作。目前,建议的很多内容已体现在发展改革委的有关政策和工作中。

  一是为深化科协改革提供新的载体,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打破部门和单位壁垒,探索多种、长效、稳定的协同创新运作机制,凸显科协的三型组织特色,搭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机构的联系纽带,促进技术、资本、人才、成果等创新要素的便利流动,推动科协真正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拓展学会进军科学技术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渠道。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实施以来,引学会之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积累了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模式。下一步,进一步聚焦产业创新主体,推动学会牵头组建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丰富合作形式和协同效果,以利益为纽带,集成力量实现相关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也为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实施探索新的机制。

  三是不断提升学会在创新发展中的影响力。通过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学会从以学术交流、技术推广、技术服务为主的“点对点”式的服务,发展到提供优质综合性公共服务产品,加强学会与协会、企业、金融机构、各类创投机构等各类主体的实质性联系,在面上更广泛服务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有效提升学会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为“创新争先行动”提供工作抓手。在领域选择上,聚焦短板攻坚、前沿领跑和转化创业,围绕国家重大科学技术战略需求,以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卡脖子”问题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有机融合,调动科协组织服务创新发展的积极性。

  目前的方案设计中,各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均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秘书长负责制,并明确依托单位作为对外承担各项责任的主体。在组织架构上,包括决策咨询机构、风险评估机构和扁平化的办事机构。主要有3个特点:

  一是原则上学会主导,产学研协同。学会联系广泛(跨部门、跨地域、跨行业、跨学科),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作为独立第三方,有利于协商各类主体,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合作。同时,在企业和其他机构的选择上,也进行严格把关。

  二是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共性关键需求和核心瓶颈制约,组织并且开展联合攻关。推动科研成果的交流共享和转移转化,打通从实验室到产品化和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实体化运作。要求建立规范的管理和健全的机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有专门经费保障,设立专门账户,有条件的可专门成立法人实体。

  中国科协拟对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进行专项支持,大多数都用在日常运转、共性关键技术凝炼、攻关项目选择、前沿动态跟踪交流等平台性服务工作,发挥支持经费的催化和协同作用。经费来源还可包含别的财政资金、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接受企业委托的项目经费、技术成果交易服务经费、知识产权收益和社会捐赠等。拟连续3年给予稳定支持,注重加强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使其成长为在市场上具有独立运作能力的组织。

  中国科协与各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之间为指导关系。中国科协将对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提供指导和必要的支持,共同体及其成员单位应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履行实施主体职责,并承担对应的法律责任。

  中国科协既不是“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发起单位或组成成员,也不是“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的行政主任机关或登记审批机关。中国科协对“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各项活动,既不享有法律上的民事权利,也不承担民事义务。

  一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依托中国煤炭学会组建,吸纳神华集团等8家企业、5家科研机构、5家高校、2家金融和中介服务机构作为首批成员单位,主要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共性技术需求和核心瓶颈制约开展联合攻关,推动科研成果的共享和转化。

  二是脑连接图谱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的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组建,吸纳科大讯飞等6家企业、9家科研机构作为首批成员单位,重点是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建设中国脑连接图谱产业专利池,抢占科研和行业的制高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拟组建产业基金,广泛撬动社会资本热情参加脑连接图谱产业建设。

  三是生态纺织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依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组建,聚焦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主题,在目前已有85个研发技术中心的基础上,筹建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提升中小企业创新水平,引领行业新风尚新动能,整体带动我国纺织产业的竞争力。

  此外,还将建设AI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拟依托中国电子学会建设,吸纳包括BAT在内的18家企业、3家科研院所和8家高校作为首批成员单位,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的标准、技术、产业、法规以及国际组织设立,包括建立人工智能标准实验室,率先开展关键技术和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对AI目前涉及的法律规范性问题的范围和标准做研究,筹划召开“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推动成立“国际人工智能合作组织”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